“没有什么小案,都是关系群众人身财产的大事,要把每一个案件都当成是自己的案子来办,以‘如我在诉’的态度对待,把自己代入到当事人的位置,肯定都是非常着急想要得到结果的,所以要尽快结案,及时化解纠纷。”这是云县人民法院大寨法庭负责人法官周首亚经常说的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及时解决群众难题,他办理案件总是能调尽调,应判快判。据统计,近两年来,他承办案件的平均审理天数是20.84天。
温情判决续亲情
两个八旬老人到大寨法庭起诉八个子女,要求履行赡养义务。受理该案后,由于该案被告大多不在本地,周首亚法官便立即通过电话联系了八个子女,详细地了解了情况并在电话里进行了调解。由于子女多,分歧大,通过电话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周首亚法官把法庭搬到了离老人家很近的村委会。休庭调解时,用“拉家常”的方式耐心疏导劝解及释法明理,长达数小时的调解,多种调解方案,最终还是没有调解成功。
庭审结束后,为了让老人及时拿到赡养费,周首亚法官迅速开始加班加点写判决。考虑再三,他按照经济能力、出嫁女、日常照顾等具体情况作出了判决。收到判决书后,老人和子女都满意判决结果。“对于赡养纠纷案件,判决书应当更加注重修复父母子女的亲情、稳定家庭关系,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所以判决书要有温度才会有执行力。”每当说起这个案件,周首亚就会这样和同事们交流。
暖心调解护婚姻
一起离婚纠纷中,妻子诉称其丈夫自登记结婚以来,就常年外出打工,一年里相聚的时间很少。自己一个人带着三岁多的儿子维持着家庭很辛苦,而丈夫却不在乎自己,所以要求判决其与丈夫离婚。调解时丈夫则满腹委屈:妻子说的都属实,自己也非常理解妻子的不容易,也为自己不能给妻儿带来丰衣足食和安稳的生活感到愧疚。为了家庭孩子,希望妻子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夫妻双方都是在静静地陈述,没有争吵,双方都红了眼睛。
在查明原被告并没有较大矛盾后,周首亚法官耐心地做双方的调和工作。抓住原告真实想法并非要坚决离婚,只是想通过诉讼向被告表达委屈和哀怨的切入点,法庭重点对被告进行训导,教育其应懂得婚姻家庭的维系并非仅仅靠的是物质和金钱,用金钱来维护的婚姻只是昙花一现、本末倒置,婚姻家庭的真正牢实的基石是心灵上的相互抚慰和生活中的同甘共苦。最终,夫妻两人调解和好并携手离开。
救人危难显仁心
周首亚法官“如我在诉”的工作态度体现在生活中便是见义勇为的古道热肠。
“有人掉河里了,快救人!”2022年11月7日早上6点,正在河边晨跑的周首亚被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吸引,走近一看,发现一名女子正在河水中挣扎,一边呼救一边拍打着水面。此时,3名民警正准备用岸边的游船开展救援。千钧一发之际,49岁的周首亚立即上船加入了救援队伍,朝着落水女子的方向,他们划动船桨的速度不断加快。
当船靠近落水女子时,周首亚当即抛出救生圈,“快抓住!把手给我!”在民警的配合下,成功将落水女子拉上了船。寒冬腊月,湖水透着刺骨的冰冷,被救上岸的女子浑身湿透,面色被冻得青紫,全身止不住颤抖。周首亚见状,立即将外套脱下,披在了女子身上。随后,医护人员到场,看着落水女子上了救护车,周首亚拧了拧被水打湿的衣服,冒着寒风,悄然离开了现场。
据周首亚的同事介绍,他见义勇为的古道热肠绝不是偶然。早在十多年前,他与法院司法警察一同外出办案时,偶遇一名受害人正在追逐小偷,二人合力将小偷抓住并送往派出所。对于周首亚而言,嫉恶如仇、见义勇为源于对正义的坚守,作为政法干警的责任赋予了其挺身而出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