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诉讼服务 > 诉讼指南
【普法强基在行动】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借款人死亡,债务谁来还?
作者:黄青  发布时间:2023-11-03 17:52:51 打印 字号: | |

继承人在继承被继承人全部遗产后,在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借贷关系真实存在下,应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偿还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

                                    

                                      基本案情


元某与付某(继承人)及其已故丈夫林某(被继承人)系朋友关系,林某(被继承人)以投资生意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向元某借款,并出具《借条》,明确约定了借款数额与还款日期。不久后,林某(被继承人)因意外过世,元某与付某(继承人)多次协商还款事宜都未达成一致意见,元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判决结果


付某(继承人)系林某(被继承人)的唯一法定继承人,林某(被继承人)的遗产全部由付某(继承人)继承。元某要求付某(继承人)在继承林某(被继承人)的遗产限额范围内偿还借款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之规定,判决付某(继承人)在继承林某(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内偿还元某的借款本息。                


                                          
                                             法官提醒



根据法律规定,借款人死亡,其生前未偿还的债务应由其继承人在所继承的遗产的实际价值的范围内偿还,超过部分,继承人可自愿偿还,放弃继承的,可以不负清偿责任。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27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1159条:
      分割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但是,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1条:
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责任编辑:严丽通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云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