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人民法官鲍卫忠》近日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3-10-13 17:58:20 打印 字号: | |

24年扎根边疆基层法院,用心用情为民服务……他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他是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他是各族群众的贴心人,他是有情有义的好男儿,他就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鲍卫忠。


鲍卫忠,佤族,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人,1976年6月29日生。2021年10月21日,鲍卫忠同志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10月23日因公牺牲,年仅45岁。生前系沧源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一级法官。他先后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楷模”等荣誉称号。


2023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共云南省委追授鲍卫忠同志荣誉称号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6月30日,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学习宣传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7月20日,中共云南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开展向鲍卫忠同志学习的通知》。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人民法官鲍卫忠》一书近日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编写,并由《云岭先锋》杂志社抽调精干采编力量赴临沧市沧源县、临翔区等地挖掘梳理了鲍卫忠的先进事迹材料,经精挑细选,最终确定了51个典型故事,形成此书。

鲍卫忠(左一)生前在勐角小卡坝彝族老寨开展工作(图书插图)


本书分为“对党忠诚 信念坚定”“牢记宗旨 一心为民”“公正司法 担当作为”“严于律己 清正廉洁”“有情有义 热血男儿”五个板块,每个板块包含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编写组撰写的述评和若干单篇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摘自《人民法官鲍卫忠》一书的

《抢救室外的来电》

感悟鲍卫忠同志的优良品质

↓↓↓




                                                抢救室外的来电

2021年10月21日,鲍卫忠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抢救室。


抢救室外,匆匆赶来的妻子周红哭红了双眼,焦急地询问丈夫的情况。“他突然就晕倒了,脸色苍白,我们发现时已经叫不醒……”同事详细描述着当时的情况。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周红腿脚有些发软,瘫坐在椅子上。“或许是他太累了吧。”周红自我安慰着,但心里却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恍惚中,抢救室里传来一阵鼾声,周红顿时慌了,心中的预感坐实了:“我猜到了,他是脑溢血,当年他父亲突发脑溢血时也是这样。”鼾声越来越大,周红的抽泣变成了痛哭,她心里知道,丈夫此次必定凶多吉少。


“丁零零……”一阵电话铃声把周红从悲伤中拉回现实,这是鲍卫忠的手机在响。周红拿起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来电。接通电话,周红还来不及开口,对方就劈头盖脸地质问:“鲍局长,我的钱怎么还没帮我要到,你们法院到底干什么吃的……”周红听出来了,对方是申请执行人。


听到对方毫不客气的语气,周红刚想发火,但又想到鲍卫忠平时面对当事人的温和态度,便强压心中的怒火,平静地说:“我是鲍卫忠的妻子,他突然生病了,现正在抢救。请你过两天再打来,或者问问别的同事吧。”听到这话,对方明显一愣,语气瞬间缓和,担心地询问鲍局长的情况,还不断安慰周红。


周红挂断电话,心情刚刚平复。“丁零零……”电话又响起,又是一个陌生号码,也是申请执行人:“鲍局长,我的钱什么时候能帮我要到?”周红又把刚才的答复重复了一遍。


……


如此反复。抢救过程中,鲍卫忠的电话响了四五次。周红终于明白,丈夫平日的电话为什么响个不停。


“以前他在家时,这样的催款电话会接到无数个,吃饭时、洗澡时、睡觉时,无时无刻,只要电话一响,他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周红回忆道,“面对态度不好的当事人,他从不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我还笑他,是不是在外面欠人钱了。”


“美红,鲍卫忠上班的时候也是接这么多电话吗?”周红问鲍卫忠的书记员陈美红。“是的,比这还多得多。”陈美红说。


周红翻开鲍卫忠的通话记录数了数,最多的一天,他接打了90多个电话,最少的一天也有50多个。

让我们翻开《人民法官鲍卫忠》

以先进模范为镜

向先进典型看齐

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

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学习他公正司法、担当作为的职业精神

学习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

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

历史和群众检验的优秀业绩


 
来源:云岭先锋
责任编辑:云岭先锋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云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