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坚守初心 严守底线】云县人民法院青年干警谈《底线》
作者:钟千悦  发布时间:2022-11-15 19:28:32 打印 字号: | |

近期,法治题材热播剧《底线》完美收官,它聚焦社会热点问题,真实还原了当代法官的日常审判工作及他们的生活故事。因为真实、生动、接地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追捧。作为法院人,既是观剧者,又是剧中人,让我们一起看看云县人民法院青年干警眼中的《底线》。








作为一名入职基层法院干警,看完电视剧《底线》,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做到坚定法治信仰、坚守为民初心,才能真正干好法院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层是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是逐渐磨平棱角落实到“地气”的地方,也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碰撞融合的地方。

法律有尺,但法官有温度。该剧涉及到的40余个大小案件,均改编自真实案例,涵盖了很多社会热点事件,庭前、庭审、合议的真实流程也搬上了荧屏,输出了大量的知识点。剧中对案件的讲述不偏颇,一切以法律为准绳进行判断,“雷星宇案件”“网络主播猝死案”等这一系列的案件,都表明着法律法规的变更,彰显着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例文字,而是有人性、有温度的,在引发观众强烈好奇心的同时,也达到了普法宣传的目的。

剧中出现的“一站式多元化解纠纷”“智慧法院”“三个规定”等等这些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台词,让我在追剧过程中透过屏幕仿佛看到每天上班忙碌的法院人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见证了当代司法体制改革后,对实质性化解纠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立案难到立案登记制,从不会写法律文书到智能化电子文书等等,这些变革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温暖了每一个诉诸法院以求帮助的民众之心。

同时,观剧也提醒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要始终坚持秉公用权,依法办案,谨慎履行宪法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最大程度地维护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日常工作中做到警钟长鸣,谨小慎微,严于律己,筑牢思想防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真正的法律,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作为一名青年法官助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向优秀法官看齐,坚持法治信仰,积累法律经验,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提高业务能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立案庭 徐竞霞



作为一名法官助理,观看电视剧《底线》之后,我深受鼓舞,对照检视自身也深受启发,我尚稚嫩,总是以法律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自居,却没发现,自己在了解案件事实之时,总是抱着“朴素的正义感”。真实的案件远比法律考试更加复杂,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冰冷的法律规定与判决书中体现“法律温度”。

一段时间以来,国产司法题材的电视剧因为取材难,尺度把握难等问题,一度鲜少有人碰触,而电视剧《底线》立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辉煌成就,以当代人民法官为创作原型,集合了全国40余个典型案例,全面讲述了三代法院人在一桩桩司法案件中不畏艰险,坚守司法、道德、忍心底线的故事,生动刻画了新时代践行初心使命、司法公正为民的法官群像,凸显了人民法官对公平正义不懈追求的光辉人性。题材内容上,深度还原生活,引人共鸣。作为法院人,对剧中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无疑更能与之感同身受。

不同于展示激烈对抗的美式律政剧和讲述大善大恶的日式律政剧,电视剧《底线》采用的是符合中国观众审美习惯、思维习惯的表现手法,在“大案套小案”“一案接一案”的框架结构中叙事,在极具烟火气的温暖现实主义中感知中国司法改革路上“民法典施行”“员额法官制”“办案责任制”等丰硕成果。

为真实还原法官形象,该剧主创人员深入全国60余家法院采风调研,采访了200余名一线法院工作者,建立人物原型档案,其剧情内容真实却不枯燥,案件紧贴现实,全面具体的在线了法官办案审案的流程,为观众揭开了“法官”这一职业头上的神秘面纱。通过该剧,把法官的工作生活展现在大众面前,他们看似严肃,但也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也会开玩笑聊八卦,工作中也有鸡飞狗跳,生活中也有鸡毛蒜皮,他们也一样会有困惑、烦恼和无助感。

《底线》第三集中,女主播猝死案情复杂,案涉双方当事人矛盾尖锐,引发社会网络广泛关注,剧情不断推进,让观众看到了情理法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看到了人性的艰深与复杂。随着案件的展开,方远、宋羽霏、周亦安作为曾经的师徒团,也分别在不同的审判岗位,以三代法院人的坚持,在一宗宗案件中坚守着司法、道德、人性的底线。最终方远法官通过推敲案件事实、分析法律关系,在顶着巨大舆论和工作压力下,最终认定女主播骆优优与公司之间构成劳动关系,并作出相应判决。该案件的详细办理过程,让观众明白,比起感情上的倾向来,法官办案,依赖的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法院人,不断学习,加强实践,增强本领,才能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刑事审判庭 赵小卫



 
来源:云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陆天佑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云南法院网